观热点:江苏金融这一周|为产业注入金融新动能
新华报业网讯 本周(5月29日—6月4日),江苏多地一季度产业表现亮眼,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金融机构也在持续发力,为产业注入金融新动能。此外,江苏多地从金融、科创等角度出台政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项目持续向好
【资料图】
近日,南京召开2023年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介绍,南京市建筑业总产值实现“三连涨”,突破5000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为1087.9亿元,同比增长6.5%。
传统产业持续向好的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加速。走在前列的苏州,正在打造光子产业中的“高光之城”。5月30日,2023中国(苏州)世界光子产业发展大会在苏州开幕。会上,3个光子产业创新平台揭牌,24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据悉,2022年全市光子产业规模达3600亿元,其中核心产业产值超600亿元。
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上,徐州逐渐加快步伐。今年一季度,全市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产值311.9亿元,同比增长2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全市绿色低碳能源领域建成省级以上各类研发平台72家,其中国家级2家。
地区产业蓬勃发展,也需要优秀企业、项目的引领。盐城在5月30日举行了2023盐城(深圳)珠三角先进制造业招商推介会,主会场签约24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288.6亿元。1-4月,连云港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共新增签约项目515个,总投资1944.3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44.96%。新增开工项目323个,计划总投资1511.25亿元。
金融“活水”精准浇灌
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无锡在6月1日召开全市制造业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大会。会上,18家银行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授信签约,华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与专精特新企业代表进行了合作签约,无锡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大工业投资项目企业代表进行了投资合作签约。
多地也在积极推动银企对接,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浇灌。扬州市邗江区金融监管局、区住建局于5月30日召开建筑行业银企对接座谈会。会上,11家金融机构与参会企业就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进行了交流。6月2日,“投贷联动”金融服务直通车首场成效发布会暨全省启动会在南通海安举行。会上,围绕有融资需求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投贷联动”金融服务直通车推出专属的金融服务包。南京银行南通分行与2家投贷联动客户举行签约仪式,向16家授信企业发放“信贷牌照”。
此外,今年前四月多地制造业贷款保持增长,金融机构持续“加码”制造业。截至4月末,宿迁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547.2亿元,同比增长27.1%,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161.3亿元,同比增长69.3%,在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中占比29.5%,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在淮安市经开区,1-4月,区内银行累计向制造业企业投放贷款57.7亿元,向服务业企业投放贷款57.6亿元。今年以来,依托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9笔,发放贷款1.5亿元。
紧扣要点政策推动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多地从金融、科创等角度出台政策。
5日31日,常州市信用办印发了《2023年常州市“信易贷”服务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全市行系列推介活动方案》。《方案》提到,针对多样化融资需求,组织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定期组织梳理有资金需求且信用状况良好的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向银行机构推荐,提升银行机构服务精准化。
而泰州从股权投资角度,研究出台《泰州市关于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对在该市新设立的股权投资机构(不含母基金),以及累计投资该市非上市企业每满1亿元(或者等值外币)且投资期限满一年或投资该市初创科技型企业且投资期限满两年的基金给予相应额度奖励。
镇江则瞄准科技孵化载体,出台《镇江市推动科技孵化载体“专优特强”提升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将通过引导科技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加强科技孵化载体能力提升、优化科技孵化载体功能布局、完善科技孵化载体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双创孵育体系,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双向奔赴”,实现共赢多赢。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